青少年親職教育

大一的時候,因為年級不夠,無法擔任電話班義務「張老師」,只能報名幼獅育樂營義務「張老師」。這是針對國中有適應困擾的學生,辦理的一個營隊。營隊結束後,要進行為期一年的追蹤輔導。沒想到這樣的參與,影響了我大半的人生。

一般人想到諮商,就是坐在一個小房間裡,在那邊嗯哼!嗯哼!可是,擔任幼獅義務張老師,就像半個社工,不只要帶國中生辦活動,還要做家訪、校訪。比舒舒服服地坐在諮商室裡,辛苦N倍。也因此,現在這個營隊已經不存在,沒有幾個學諮商的人,會有這樣的熱情受苦。

可是,我絕對感謝幼獅育樂營的訓練,讓我在卅多年前,就開始關心青少年,進入青少年的世界。

習慣跟青少年在一起,讓我更輕鬆地擔任「母親」這個角色。

我自己有三個小孩,二個已經過了青少年階段,一個將升高一。他們最常形容我的,就是:我的媽媽不太正常!

不正常在哪裡?我歸納二個吧!

  • 保持好奇玩耍的心:我自己本身也在企業講課,接觸許多大人。對於現在成年人,我覺得最糟糕的一點,就是缺乏「熱情」。我對熱情的定義,是對生活充滿好奇。很多人的腦子就是一攤死水,沒有想法。我很怕自己的小孩也變這樣,所以,從它們小時候,我就帶他們玩。這個玩,不是花大錢出國,或者參加甚麼營隊。只要放假,我就帶他們去台北市到處冒險。最經典的,就是到公車站牌,大家決定數目。例如五,出現第五台公車,我們就上車。上車後,再看沿路有哪個站名,我們覺得很有趣,到那站就下車。這種沒目的的行走,讓我跟孩子遠離自己的舒適圈,不在自己習慣的地方重複生活。
  • 永遠站在孩子這一邊:我能對孩子有影響力,不是來自於我是媽媽這個角色,而是它們都很清楚,我對愛他們,挺他們。要讓他們相信這點,我必須很認真的做到一件事:允許他們在我面前講任何的話。即使不恰當的,我也不生氣,願意用理性的態度,跟他們討論這樣的用詞是否適合!當然,我也有受不了,想發脾氣的時候,這時,我一定起身離開。孩子們也有默契的知道,媽媽生氣了。等我情緒過了之後,我絕對會告訴孩子,剛才發生甚麼,我為何會生氣。在這樣的互動下,孩子們都很放心地跟我談話,讓我知道他們發生的事,不用擔心說了甚麼會被罵,甚至被打。

我常告訴家長,當你在用負面的評語說小孩時,其實,你在說的是自己。

小孩子眼睛很尖,經常在模仿大人的行為,尤其是那個不斷重複出現的樣子。所以,青少年不難教,他們需要的,並不複雜。只要真正的愛與同在,而不是站在另一端評價他!